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2-02-08 10:07
经历了一个少雨少雪的冬天,露天阳台上,那美艳了一夏一秋的五瓣梅,早已成了半盆干土中的枯秆,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那份招摇。
腊月二十九,为除旧迎新,我决意将它连同花盆一起扔掉了。但我最终没有扔弃这个花盆,只是轻轻剪去盆中的五瓣梅枯秆,因为,在我动念而未动手之时,猛然发现,这半盆硬梆梆的干土上,油油的,长了一棵草,一棵在寒风中开着三朵紫蓝色小花的草。
这是一棵太普通太普通的小草,棵儿不大,不向上长,也不拖秧,就那么随随便便地长着。它的叶儿呈齿轮状,榆钱大小;花更小,稍不留意就看不见,是我至今所见的最小的花,只有煮开的小米那么大。若不是同时开着三朵,还真不敢相信,在这天寒地冻的早春,我家阳台,竟有花儿偷偷俏放。
它叫婆婆纳,并不少见,房前后常有,只是平日里没人留意。它不畏严寒,耐贫瘠,耐干旱,对土壤和水分要求很少,因而生命力极强。
噢,婆婆纳!它让我不由不记起那株让我十分钟爱和骄傲的花卉——五瓣梅。五瓣梅,因每朵皆为五瓣而得名。上个春天,我自花友那里分植一棵,摆放在阳台上,呵护有加,又得风得雨得阳,生长十分茁壮,从春到夏,花儿次第不断。它花枝扩展,花色正红,美艳多娇,盛夏时节,曾同时开出三十六朵,朵朵在枝头招摇,引得蜂飞蝶舞,好不热闹,也招得左邻右舍频频将目光洒向我的阳台,叹赞不已,还三五成群,指指画画,总慕春色在我家。
热闹与美丽总是一阵。随着第一场秋雨的降临,五瓣梅的花朵渐见稀少,叶儿也渐次零落。初冬的寒风从北方劲吹而来,风流一时的五瓣梅很快成了光杆司令。我知道,这是季节的规律,秋风无情,冬霜残酷。五瓣梅枯死了,在入冬后不久。
忽而担心起“贵人”来,他们吃不愁,穿不愁,冬有暖气,夏有空调,西装革履,油头粉面,美丽,招摇。他们身边人气很旺,人来人往,好不热闹;他们有钱有势有权,让人羡慕,还有人叫好。然而,他们生活在浮华之中,靠的是钱权势,就像五瓣梅一样得风得雨得阳。然而,他们经受不住生命的冬天,比如战争,比如饥荒,比如破产,甚至退位,都会难以应对,束手无策,一旦遭遇困境,很快像五瓣梅一样迅速凋零,香消玉殒。
而婆婆纳呢,酷寒中,不仅活着,还开着花,怎能让我不敬不畏!
你看,它开在怎样的季节里?立春没几天,池塘里的冰还没有完全消融,早春料峭的风依然在我这露天阳台和远处光秃的树梢间呼啸着。迎春花没有开,玉兰没有着蕾,海棠依然急切地等候三月的春光,就连好充“露头青”的柳条,这时还板着脸。在这样的季节里,开花的几乎都是大棚中的人工花卉,除了蜡梅,谁敢在数九寒天中撒野。但婆婆纳在这样的季节里开了。我想,它不是充愣,它习惯了,婆婆纳就是这样,无所畏冷不冷的。
它开在怎样的土壤中呢?多半盆泥土,干硬干硬的,几乎没有水分;土壤中的养分怕早已被灿烂一夏的五瓣梅“消费”殆尽,随凋落的花瓣,雨打风吹去了。婆婆纳就这样生长着,开着蓝紫色的小花。
它开在怎样的冷落和忽视里?没有人为婆婆纳浇水,为它施肥,甚至无人知晓它何时出生,如何生长,何时开出了三朵小小的蓝紫花。作为主人,我都已经一个冬季没有光顾阳台了,一个冬季没有看一眼这个曾“风光一时”的花盆。这次来阳台,只是为了将这个“没用的东西”清出去。婆婆纳就在这样的冷落和忽视里开了,不是为了招蜂引蝶,不是为了吸引谁的眼球,博取谁的欢欣。婆婆纳,更像我们草根,粗茶淡饭,默默无闻,面对艰难困苦,不怨天,不尤人,不管花儿大小,反正是自己努力开的,不在乎谁的眼神。
段月德